以前曾经转载过同样的文章来提醒自己,但很无奈,现在我仍需要下面的话来提醒和自我激励;也很幸运有下面的话陪伴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2001年12月04日,香港理工大学李嘉诚楼命名典礼,李嘉诚发表题为《成功3Q》的演讲。
Continue reading “IQ/EQ/SQ”
分类: 随笔
Usenet关闭
杜克大学周一宣布,今日他们将关闭互联网历史上第一个新闻组网络Usenet,这套系统已经历经30多年,是调制解调器时代 Duke和UNC-Chapel Hill用来交换信息的方式,后来,Usenet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国际电子论坛,超过12万个新闻组在这里被创建,在昂贵的初期互联网时代,新闻组为互联网的普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。
但是,事到如今,Twitter,博客,RSS、社交网络等应用已经让新闻组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,同时由于RIAA和MPAA的压力,为了保护版权起见,30多年历史的新闻组终将销声匿迹,这是一段历史的结束。
宣告了一段历史的结束。就像网友说的:由来只有新人笑……
还好还有maillist,还有irc…
人生若只如初见
最近发生了很多事,昨天在旅途中突然想找人聊聊,MSN中揪出了一个同事,却发现话题无法深入,搞不清楚自己只是想倾述,还是想印证,想求解,也许心里清楚很多事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,尤其是家事,繁扰纷乱,说不清道不明,唯一能影响其的只是你的决定。所以当时的状态真tmd是欲说还休,好个无奈!!最后只得罢了罢了,打个哈哈聊两句不痛不痒的然后下线。
人生真的如此?
很多事情能否达成其实真的是信仰问题。如果你坚信,达成的概率将大大增加。也就是说,通常只要你想做的事情,很少有做不成的。只要你用足够的时间去坚持。刚才在豆瓣上看了一个相册[人生若只如初见],毫不犹豫的感慨了,for伊丽莎白和威廉亲王坚持60年的婚姻路。但其中感受,我想他们也沧桑自知。
也许当我们暮年之时,已经不在意今天的追求。我还是会经常问自己:你老了之后有哪些事情值得回首,能够津津乐道。将来拿什么和儿孙吹NB。这个现实问题逼得我不得不努力的让自己NB一点,让自己的人生多一些色彩。
好吧,今后的目标:让人生少一些遗憾!当然,要从生命尽头的视角来参照。但有些事情,只要我们没有经历,就永远不会有真实的感受,这是无能为力的事情,我们只能尽力而为。
另外相册中很多对照都是合影,我突然发现,我已经尝试记录自己的人生,但却从没有刻意尝试与他人共同见证岁月的变迁。人是群体动物,我知道自己应当去尝试,我想这种尝试也应当是快乐的!庆幸的是我有很多可以共同见证岁月的朋友!
BTW:把一些key word加粗,上色,用以提醒自己!
父亲真的走了?
今天距父亲去逝整整一个月。母亲包了父亲爱吃的三鲜馅饺子。我感觉自己开始从保护模式中走出来了,逐渐知觉到父亲的离去了,前两天几次梦到父亲,醒来后满脸泪。我开始感觉父亲离开后那种精神上的不适,很多事情依然习惯性的考虑父亲的感受,但却怔怔的发现父亲已经不在。昨天请同学吃饭,是大学同寝的老大哥,和我们不再一座城市。由于这几年父亲病重,我不说穷的叮当山响,也是几乎屏绝了交际,因此这几年他每每回來都是其他同学招待,大家知道我的情况,从来不肯让我破费。他这次来,我想请他吃顿饭,这家伙无论如何不让我付帐,我随口说:这几年都没招待过你,虽然自己兄弟说这个见外,但我心里却总觉得内疚,父亲走后,经济上我可以喘口气,终于可以请你吃顿饭。没想到刚提到父亲,猛然哽咽,后面的话讲不出来了,甚至任何话都说不出了。我这才意识到,父亲已经走了。而在这之前,我从来也没真正意识到…